中新社廣州11月6日電 (許青青 蔡珊珊)廣州中山大學6日在廣州舉行“共生菌沃爾巴克體技術控制登革新聞發佈會”,由該校奚志勇教授首創的顯微胚胎註射沃爾巴克氏菌控制蚊媒的技術取得突破性的研究進展,該項研究計劃於2015年春季在廣州現場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雄蚊,廣東登革熱疫情有望獲得控制。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疾病,經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2014年,廣東登革熱流行情況嚴峻,病例數已超過歷史病例數的總和。在登革熱防控中,由於缺乏特效抗登革病毒藥物,以及無有效的疫苗,目前預防登革熱的手段仍以控制傳播媒介白紋伊蚊為主。
  而沃爾巴克菌(Wolbachia)是世界上分佈最為廣泛的共生菌,常見於節肢動物門和部分線蟲體內,影響所寄生動物的生殖和發育。2009年開始,科學家發現沃爾巴克氏菌可以阻止登革熱病毒在蚊子體內複製增殖。此前,全球科研人員希望用沃爾巴克氏菌來控制瘧疾,但一直未能成功,其中難度最大的是要識別出合適的沃爾巴克體菌種,然後將其註入蚊蟲的胚胎中,使感染的細菌傳給蚊蟲後代。
  中山大學——密歇根州立大學熱帶病蟲媒控制聯合研究中心主任奚志勇介紹,如今他們利用顯微胚胎註射技術,在果蠅、伊蚊和庫蚊體內提取沃爾巴克氏體,併成功將其導入到登革熱媒介白蚊伊蚊體內,使其與蚊蟲形成穩定的共生關係。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與自然界非攜帶沃爾巴克氏體雌蚊交配所產的卵不能發育。通過大量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體的雄蚊,可以使蚊子種群數量降低至不足以引起登革熱流行。
  據悉,目前中山大學沃爾巴克氏體控制蚊媒的研究項目已通過中國國內權威專家組的生物安全評估,獲得中國農業部的現場測試許可證。中山大學、廣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正聯合開展實地釋放研究,預計2015年將在廣州南沙區現場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雄蚊。(完)  (原標題:廣州中山大學“以蚊治蚊”新技術有望控制登革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r56prwqf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